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稱中國減排承諾合情合理

時間:2010-04-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15日發(fā)布報告稱,中國的減排承諾盡力而為、合情合理。發(fā)達國家向中國提出進一步要求時,斷不能忘記自己在資金和技術轉讓上的義務和責任。

      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15日發(fā)布報告稱,中國的減排承諾盡力而為、合情合理。發(fā)達國家向中國提出進一步要求時,斷不能忘記自己在資金和技術轉讓上的義務和責任。如果讓生活還不甚富裕的中國老百姓去為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埋單,就會出現一個不公平合理的國際氣候責任體系,這種體系注定不會奏效。

  《中國人類發(fā)展報告:邁向低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未來》15日在北京發(fā)布,這份由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委托中國人民大學完成的報告對中國低碳經濟的發(fā)展做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

  報告稱,由于低成本減排技術所提供的減排潛力會逐漸用盡,因此,當減排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動用比較昂貴的技術,付出高昂的增量減排成本。研究表明,40%~50%的碳強度減少幅度是增量減排成本迅速遞增前的臨界區(qū)間。

  報告指出,中國40%~45%的減排承諾,恰好處于臨界區(qū)。也就是說,如果超過這一幅度,中國就會面臨增量成本迅速上升的問題。在沒有國際技術和資金援助要求的情況下,中國的安排盡力而為、合情合理。考慮到這一點,報告認為,面對發(fā)達國家更進一步的減排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設置充分的資金和技術的前提條件。

  報告指出,要深入發(fā)展低碳經濟,目前需要62種關鍵技術的支撐。而對于其中的43種,中國目前并不掌握核心技術。因此,盡快研發(fā)、示范和擴散這些技術將對中國未來減排起到非常關鍵作用。

  報告稱,過于依賴行政手段是中國向低碳經濟社會轉變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目前,中國利用市場手段來建立推動經濟低碳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尚處于起步階段。中國國內的能源資源價格還不能夠完全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狀況。和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還缺乏有效的稅收調節(jié)手段。

  因此報告建議,中國短期內,應循序漸進的引入針對二氧化碳和局地污染物的綜合環(huán)境稅收體系;從中長期來看,則應考的慮建立排放貿易體系。

  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表示,未來20年里,中國預計將有3億5千萬人進入城市生活,因此中國可以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采取清潔和環(huán)保的方式,實現跳躍式發(fā)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