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缺的不只是”芯“,更加缺乏的是完整的芯片體系

時間:2018-05-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伴隨著國產芯片被掐脖子的現(xiàn)象,慢慢地讓許多國人們發(fā)現(xiàn)缺少了自主芯片真的是一件讓人非常頭疼的事情。目前90%的芯片核心專利都由ARM提供,即便是高通蘋果也都使用它們的技術,更別說目前大家所了解的國產芯片了。

【國內缺的不只是”芯“,更加缺乏的是完整的芯片體系】伴隨著國產芯片被掐脖子的現(xiàn)象,慢慢地讓許多國人們發(fā)現(xiàn)缺少了自主芯片真的是一件讓人非常頭疼的事情。目前90%的芯片核心專利都由ARM提供,即便是高通蘋果也都使用它們的技術,更別說目前大家所了解的國產芯片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國產芯片的浪潮在短時間內被帶動起來,可是伴隨著的卻是聲音大雨點小,真正能在短期內帶來成效的并不多見。

前不久無論是阿里與中天微的芯片,亦或者是云天勵飛交出全新的安防類AI芯片,我們看到現(xiàn)階段的國產芯片都沖著AI方向發(fā)展。對于傳統(tǒng)芯片發(fā)展被牢牢鎖死占不到好處的我們來說,能夠在新的發(fā)展方向上搶占先機,確實是好事一件,但是我們都清楚,其實現(xiàn)階段AI芯片能夠帶來的實際效果并不多。目前AI層面的加入,所謂NPU更多的是在于圖像處理、增強3D性能以及機器學習而已。大多數(shù)時候其實人工智能還是得仰仗出色的算法。目前即便是華為的麒麟970上的NPU更多的是展現(xiàn)了拍照是場景識別,對于手機性能以及流暢性上的影響依舊很小。

不過對于當前國內發(fā)展的狀況而言,其實并不缺少芯片設計方面的投資,也不缺少AI芯片前期的開發(fā),國內想要在芯片上真正發(fā)展,除了保持著自主創(chuàng)新這方面的熱度之外,其實更都多的需要打造一個強大的芯片體系。簡單來說就要打造出一條完整的國產芯片供應鏈。目前國內的芯片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光刻機制造實力很差,而芯片生產工藝僅在28nm到14nm之間,相比之下無論是三星還是臺積電,都已經開始邁入7nm時代。

缺乏生產最為關鍵的光刻機,缺乏生產工廠,缺乏下游廠商的認可,人人都選擇國外的產品,這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讓國產芯片更多的是止步不前。想要實現(xiàn)彎道超車真的不容易。有趣的是當前接著AI芯片這樣一個勢頭確實是有一定的發(fā)展,盡管炒作成分還是有的,虛大于實,但是能夠一步步走下去,對于國產芯片發(fā)展依舊有著不少好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connectcrack.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